简体 繁体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信息 > 工作动态 > 正文
生态修复在三秦 | 全域整治为基 共筑美丽乡村
作者 : 发布时间 : 2023-04-17 08:30:59 来源:厅生态修复处 点击量:

开栏语: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体现。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高质量推进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近期省自然资源厅面向全省征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从各地上报的30例典型案例中评选出榆林市榆阳区金鸡滩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等第一批8个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在今年4月11日召开的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会议上予以发布。


全域整治为基 共筑美丽乡村

——榆林市榆阳区金鸡滩镇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典型


一、基本情况

榆阳区金鸡滩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位于榆林市城区东北部27公里处,是陕西省2020年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规划总面积13755公顷,涉及金鸡滩村、白舍牛滩村等5个村。为解决地表沉陷、土地沙化、植被多样性降低等生态问题,试点区白舍牛滩村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政策为依托,建设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实现矿区土地、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的整体循环发展,打造出生态富美、资源共享、村民共富的新样板。

二、主要做法

(一)统筹谋划,规划先行。以国土空间规划为统领,坚持全要素整治,将“矿山生态修复+乡村振兴”理念贯穿于整体设计,因地制宜统筹农用地综合整治、村庄搬迁改造、建设用地整理和矿区生态修复等全过程,既按照矿山生态治理方案治理矿区生态问题,又按照全域土地整治方案优化乡村空间布局。

(二)试点搭台,打好组合拳。改变以往单一的土地整治模式,系统整合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交通、水利等各方资源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一是依托农业农村部门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改善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二是利用采煤沉陷区治理,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布局,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三是聚焦矿区生态修复,提升人居环境。结合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对矿区人居环境进行综合整治,统筹推进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村庄绿化等项目。

(三)因地制宜,打造田园综合体。通过土壤重构、植被重建等修复手段,大力恢复矿区植被,重建生态系统。利用矿区固体废物建设休闲步道、观景台、植物迷宫、儿童游乐、水上娱乐、驿站及停车场等设施,推动农、旅产业融合,将金鸡滩镇白舍牛滩村打造为集生态农业观光、乡村旅游度假、田园健康养生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四)优化利益分配,共享整治成果。由白舍牛滩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将全村土地交由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管理,通过“租金保底+盈余分红+打工收入”形式,分享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多重收益,实现了“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切实保障村民利益,激发村民参与全域综合整治的积极性,共享全域整治成果。

三、主要成效

(一)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实施矿山生态修复2589公顷,植被覆盖度达到47%以上。煤矿疏干水每年循环利用约1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生产、生态用水短缺问题,改善了村庄人居环境。

(二)土地资源利用有效提升。通过拆除农村破旧房屋,腾退建设用地指标108公顷,优化了村庄用地布局。建设高标准农田94公顷,使项目区内实现“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生产新格局,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农民收入明显增加。白舍牛滩村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产业植入,建成现代绿色采摘大棚93座,发展农商文旅产业,村集体年分红近600万元,推进农业结构转型、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

(四)产业融合得到增强。通过打造田园综合体,多样化布局、规模化种植,以农业生产、加工及经营销售带动休闲旅游,促进了乡村旅游、康养、科教等产业的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预计年产值1400万元,有效保障各类项目良性运转,增强乡村经济实力。

四、案例启示

新时代背景下,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是加强生态保护、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金鸡滩镇抢抓机遇,通过社会资本助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依托煤矿塌陷区生态恢复治理,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将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打造了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发展的示范区,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矿区和乡村振兴的结合进行了积极探索。

图1 土地整治实施前项目照片

图2 白舍牛滩村田园综合体绿色采摘大棚

图3 白舍牛滩村漫灌改滴灌项目

图4 白舍牛滩村田园综合体规划布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