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信息 > 省部新闻 > 正文
陕西:“四个聚焦”让脱贫群众就业稳有钱赚
作者 : 发布时间 : 2022-02-10 09:49:08 来源:群众新闻 点击量:

2021年,是陕西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陕西坚持把稳岗就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工作,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人员”,突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群众、搬迁群众”三个重点,聚焦“稳输出、拓渠道、提能力、优服务”四个关键。去年全省脱贫群众外出务工达到216.43万人。

聚焦“稳输出”

外出务工人数超上年

“没有技能,政府免费给咱培训;没有工作,县培训机构给咱推荐。我如今在珠海市一家专业修脚店打工,每月工资超过1万元。”1月14日,洋县纸坊街道马道村5组脱贫群众杨菊宏开心地说。

2021年3月,洋县人社局在对全县脱贫群众摸底排查中发现,杨菊宏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找不到工作,全家生活一度陷入困境。为此,洋县人社局很快为其联系了洋县新健康职业培训学校,并让她参加该校修脚师培训班进行学习。2021年5月,掌握一技之长的杨菊宏经学校推荐,就业于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前山明珠南路郑远元专业修脚店。由于业绩突出,杨菊宏目前已被列为后备店长人选进行重点培养。

2021年以来,为了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高脱贫群众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我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逐企逐人落实就业帮扶政策,对脱贫群众外出就业信息实行动态监测,精准掌握帮扶对象情况,及时跟进就业帮扶措施,脱贫群众外出务工规模稳中有升。

为了应对疫情灾情影响,我省组织专车、专列等,“点对点、一站式”输送,确保定向输出、精准到岗。目前,全省共帮助3.5万名外出务工人员实现“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

为了充分发挥苏陕对口帮扶机制作用,推进脱贫群众转移就业,我省还承接毛绒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部转移,建设“帮扶车间”321个,推动就业帮扶工作扩面提质,共解决脱贫群众就业1.9万人。

据统计,2021年,全省脱贫群众外出务工累计达到216.43万人(省外就业49.95万人,省内县外就业63.43万人,县内就业103.05万人),是2020年的102.9%,务工人数较2020年增加6.2万人。

聚焦“拓渠道”

群众就业大幅增加

“我们社区引进了手工花制作基地。如今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忙家务、搞创收两不误,月收入1600多元。”丹凤县龙驹寨街道凤冠新城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搬迁群众刘淑霞说。

刘淑霞介绍,全家搬到新居后,为了照顾年老体弱的父母,她无法外出打工。县人社局在了解到她家实际情况后,介绍她参加社区的手工花制作培训班。刘淑霞通过培训,很快掌握了手工花制作技能,并成功在社区的手工花制作基地实现了就业。

据了解,像刘淑霞这样的脱贫群众在该社区手工花制作基地实现就近就业的共有300多人。

2021年以来,为了进一步拓宽脱贫群众就业渠道,支持发展产业促进就业,我省围绕“3+X”产业布局,加快推进“一村(镇)一品、一县一业”,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冷链物流、休闲旅游和电商,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全省培育脱贫地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7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9万家。

为巩固发展社区工厂等就业载体,我省抢抓东部产业转移机遇,发挥搬迁群众居住集中优势,全省共创建“帮扶车间”(社区工厂)1830个、就业帮扶基地1203家,共吸纳19.7万名农村群众实现就业,其中脱贫群众3.46万人。同时,我省还采取延续支持就业载体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持续提升创业中心标准化建设水平,推动创业带动就业。鼓励返乡入乡创业,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全省目前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38万元,扶持创业1206人,带动就业5.14万人。对中小微企业在2022年春节前吸纳重点帮扶对象就业、签订6个月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按每人2000元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与此同时,我省还充分发挥公益岗位保基本、兜底线的作用,优先聘用脱贫“弱劳力”和“超龄劳力”,按照“因事设岗、以岗定人、按需定员、就业帮扶”的思路,积极开发公益专岗,全省目前共安置脱贫群众21.43万人。

聚焦“提能力”

就业质量显著提升

佳县乌镇紫圪堵坪村脱贫群众崔海峰,由于没有技能,只能靠外出打零工维持全家生计。自从2021年3月参加了县人社局举办的家政服务技能免费培训后,崔海峰不但拿到了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培训证书,而且顺利被佳县东方红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聘用,成为一名保洁工,如今平均每月工资达4000元以上。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崔海峰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021年以来,为了进一步强化技能培训,我省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质量年”活动,定期开展技能、农村实用技术、电子商务、林业科技等培训,全省新获取职业证书的人数超过20万人。

同时,我省积极组织技工院校、县(区)、企业和高等院校开展校县、校企、校校合作培训,提高补贴标准,强化培训质量,以培训促进就业。目前,全省重点群体培训就业率达到30%以上,已培训脱贫群众及“三类人员”8.15万人。

我省还积极培育劳务品牌,围绕打造三秦制造(秦工)、三秦家政(秦风)、三秦小吃(秦味)、秦遗传人(秦遗)等“4+X”陕西务工(技工)品牌,借助品牌效应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脱贫群众劳务输出质量。目前,全省培育、发展劳务(技能)品牌50个,带动脱贫群众及“三类人员”就业5.5万人。

聚焦“优服务”

让群众无后顾之忧

王海燕是千阳县家喻户晓的返乡创业明星。她先后创办了千阳县金达莱刺绣专业合作社和千阳县金梦民间工艺品有限公司。为了扶持她的企业,县创业贷款担保中心为她的企业提供了8万元的贴息贷款,县就业培训中心免费为她的企业培训员工3000余人,县人社局为她的企业申请了就业补贴、场地租赁费补贴8.47万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了帮助王海燕渡过难关,县人社局还动员王海燕开展以工代训,先后兑现以工代训补贴11.26万元。她的企业先后与45户脱贫户开展“产业搭载”,每户每年分红1000多元,目前已累计分红20余万元。

去年以来,我省充分发挥防返贫监测平台、就业服务平台作用,建立脱贫群众资源信息数据,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和群众就业意愿,实行全程跟踪、动态监测,做到基本情况、就业愿望、就业状况“三个清”,信息推送、技能培训、政策落实“三个准”。为了强化技术支持,我省开发“秦云就业”小程序,为脱贫群众提供问政策、找工作、保权益等166项精准动态服务,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网上招聘、掌上就业”。

同时,我省还积极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镇、村拓展,精心组织“春风行动”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推行“一对一”就业联系帮扶制度,确保“零就业”脱贫户动态“清零”,积极做好转移就业跟踪服务,先后在江苏省设立311个劳务输出基地,免费为脱贫群众提供职业介绍、劳动维权等服务,让脱贫群众安心就业。(记者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