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编制完成生态网络规划
发布时间 : 2020-09-14
点击量:
|
||||||
|
||||||
近日,由咸阳局组织编制完成的《咸阳市生态网络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标志着该市在规划引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迈出新步伐。 规划蓝图:夯实高质量绿色生态基底 生态网络规划以全域国土空间规划为指导和基础,对接“三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成果,通过生态网络体系建构和生态功能区域管控,科学构建城市生态网络,有序推进全市生态保护及生态修复工作,加强生态用地管控,提升生态综合效益,构建人与自然共存的复合生态空间布局,保护和修复生物生存和迁徙的空间,促进全市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到2035年逐步形成高质量绿色生态基底。 网络构架:构建“鱼骨状”生态保护网络体系 《规划》遵循“保护生物多样性、整合特色生态资源、统筹城乡生态空间、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原则,摸清全域生态“家底”,确定全域生态网络格局,明确生态保育及管控范围、空间分布及生态安全构架。 依据《规划》,咸阳全域生态网络格局以泾河、渭河为骨架主线,以市域重要河流、干渠、核心生态保护区、森林公园、重要山脉为干线,并将咸阳独特的汉、唐帝陵保护带纳入干线,共同形成东西走向、南北相连的“鱼骨状”生态保护基本网络体系。 管控方式:双向引导生态恢复和发展 《规划》立足不同管控分区,从禁止与保护利用的角度,提出双向管控要求和“分级分类”管控措施及近期建设要求,指导生态恢复建设和生态发展方向。 市域层面,坚持“生态导控”战略,北部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林地,通过实行封闭式管理、依法取缔关闭违法采矿企业、禁止各类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等实施原生保护;中部对汉、唐帝陵大遗址保护区、“旱腰带”地区、水库及重点河流,通过从严控制建设活动,实施重点生态修复项目、水源涵养工程等,增加生态用地,保持遗址风貌,加强市域生态连续性。南部即市区层面,坚持“生态融城”理念,通过绿地渗透城市的方式,打破“城-绿”两分格局,实现城市与生态的包容发展,着力打造“一水串城,三骨成脊,五楔绕城,多园映咸阳”的绿色生态结构。(咸阳局郭亮亮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