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咸阳市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保护修复项目为抓手,有序推进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修复工作,助力全市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2023年,市县两级生态修复规划发布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生态修复项目进度和资金执行率位列全省第一。2025年项目完结后,全市历史遗留矿山未治理图斑将全面实现“清零”任务。
摸清家底,科学谋划工作任务。积极开展历史遗留矿山图斑核查和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作,准确掌握了全市矿山分布、规模和生态状况,摸清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成因和生态影响,为谋划全市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依据。通过图斑核查,2022年全市历史遗留矿山未治理图斑107个,面积291公顷,对全市未治理图斑逐年申报实施,截至目前,已完成历史遗留矿山未治理图斑生态修复面积237公顷,占总任务的82%。
在此基础上,组织实施了2023年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1个,该项目已完工。计划申报2025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个,已完成前期调研、摸底、现场踏勘及方案编制工作。
规划引领,强化重点任务支撑。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统揽,认真开展市县两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2023年10月,市县两级《规划》发布实施。规划统筹区域生态保护,落实国家和省级已确定的重点区域和重点生态修复任务,构建了“两河、双屏、三区、成网络”的生态安全格局。将全市划分为“巩固丘陵沟壑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7个市级生态修复分区。同时,制定印发了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要点(2023年—2025年),确定了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三大类35个重点项目。
争取支持,有序推动项目实施。主动对接上级部门,指导各县(市)局积极申报生态修复项目,2020年以来,全市共有17个生态修复项目纳入上级资金支持计划。通过项目实施,不仅使废弃矿区重披绿装,生态系统逐渐焕发了生机,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咸阳市局王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