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康市扎实有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坚持以抓建设、抓规范、抓产业、抓腾退、抓创新为重点,确保完成全市“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建设任务。
移民搬迁走脱贫之路
“这些年我们这儿变化越来越大了,政府解决了实际困难,帮扶干部也为老百姓干实事,建的房子不仅漂亮实用,我做梦都没想到还有这个福气,一分钱没花就搬进来住了,这辈子我也满足了。” 石泉县珍珠河村村民王全保指着一排整整齐齐的小二层搬迁房高兴地和我唠着......。“过去老房子在对面山脚下,一到刮风下雨天就担惊受怕,现在政府不仅给我们搬了新家,把旧房子拆了,还要奖补1万元的腾退资金呢!之前我还总担心下雨天老房子倒塌会伤到过路人,这样好的政策我还有啥不知足的。”
近年来,安康市将移民搬迁规划融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与脱贫攻坚和“四化同步、城乡一体”相融合,与人口布局、土地利用、城镇体系以及配套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规划相衔接。严格按照“四避开”(避开地质灾害、洪涝灾害、生态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三靠近”(靠城镇、中心村、园区景区)和“四达到”(达到房产能升值、增收有保障、基础配套强、公共服务好)的要求进行安置点选址,科学合理布局移民搬迁安置点,并据此完善全市移民搬迁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在建设安置点时,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安置房后期维保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程项目进度,细化时间节点,紧盯建成率、配套率、入住率,确保按期完成年度任务。
以民为本施脱贫之策
“村上给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每个月都有600块钱,石泉建了11个社区工厂,附近很多人都去毛绒玩具厂工作,一个月也能挣上2000多块呢”。
安康市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续脱贫工作,重点做好建立“三单一卡”,加快社区工厂厂房建设等工作,鼓励各类企业在移民搬迁社区配建商业用房、社区空置门店等生产辅助用房等,创办生产加工型工厂(分厂)或加工车间,解决移民搬迁群众和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就地发展产业或物业经济,实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今年以来,安康市社区工厂累计建设268家,落实搬迁群众就业安置1.21万余人。
社区文化促素质提升
“以前在老房子,村里面邻居一个个都搬走了,连个拉家常的都没有,现在搬下来了,不仅和邻居们能唠唠嗑,经常谁家饭做好都喊着去吃,吃完饭一起到广场锻炼,满满都是幸福感。”
从山村到城镇,从散居到社区,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文化心理,搬迁群众都需要一个融合融入的过程。为此,安康市加强培养搬迁群众的文化自信心以及良好的社区生活习惯。通过建立农民市民化培育中心、结合新民风建设、百姓大舞台和道德大讲堂,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繁荣社区文化,提高文明素质。在社区的中心花园和广场上,随处可见老百姓休闲锻炼的身影。石泉县还引导农民开展了“百姓大舞台”、“家乡美·迎元旦”等文体活动。
石泉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驻村工作队长朱金文说:“随着社区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各项文体活动的常态化开展,现在打麻将的少了、打架斗殴的不见了,大家每天在广场上三五成群的打打球、聊聊天、跳跳舞什么的,既锻炼了身体,又促进了邻里和谐。” (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