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矿产资源勘查项目普查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1章 前言
1.1 项目概况
项目来源、项目名称及编号、勘查投资方式及年度经费、探矿权人、勘查单位、工作周期及成果提交时间等。
1.2 目的任务
项目总体目标任务、主要工作任务、预期成果(跨年度项目应增加年度工作任务)。
1.3 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
包括勘查区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坐标范围、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概况、交通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概况等。
1.4 矿权登记情况
勘查区探矿权(拟)登记范围、坐标、面积等,附勘查区块图。工作区内已设置其它探矿权或采矿权的,需加以说明。
第2章项目执行情况
2.1 项目实物工作量完成情况
详细叙述项目执行以来的工作情况,重点总结本年度执行情况,附主要实物工作量表及主要工程分布图。
2.2 预算执行情况
包括预算、支出、结余等
2.3 取得的主要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简要叙述项目执行以来的主要进展和取得的主要成果,重点叙述本年度获得的重要工作成果和重要结论。对可能获得的资源储量做预估算,对已提交的成果应确切地予以表达。
简要论述前期勘查物化探工作部署、异常查证情况、已发现矿化蚀变带、矿(化)体工程控制程度、综合找矿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2.4 质量评述
结合本项目的目标任务,对前一阶段地质工作质量、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影响区内找矿的关键性地质问题和勘查技术方法手段加以评述,提出适合本区的有效勘查技术方法手段。
第3章 项目续作的可行性分析
总结前段时间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工作部署、技术方法、地质依据),详述续作的理由,主要分析找矿前景。
第4章 区域及工作区地质
4.1 区域成矿条件
围绕区域成矿条件,重点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遥感地质特征、矿产分布,总结区域成矿规律。
4.2 工作区地质特征
重点叙述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等地质特征,同时对矿床类型及远景作出分析。
阐述勘查区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4.3 矿体地质特征
包括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空间位置、分布特征,矿物共生组合,矿石品位、矿物组合、化学成分、围岩蚀变等特征。
必要时叙述矿石的物理性质和加工技术特性。
第5章 工作部署
5.1 总体工作部署
提出有针对性的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则,说明各项工作间的衔接及施工顺序。
根据项目的要求和部署原则,阐述工作方法手段的选择、勘探线布置依据、勘探间距的确定、各类资源/储量的工程控制程度;提出分年度的目标任务、工作部署、工作量安排情况,并附相应的工程部署图。说明预期新增资源/储量、提高工作程度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范围,并附资源/储量估算图。
5.2 年度工作安排
着重说明本年度设计的主要技术方法、探矿工程安排方案和施工顺序,并附主要勘探线剖面图。
5.3 实物工作量
列表说明总体工作部署和年度实物工作量。
第6章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详细说明各项工作的技术要求、技术措施和质量要求。
6.1 测量工作
根据不同比例尺,按相应的规范要求执行。
6.2 地质填图
说明填图范围、面积、填图精度的要求及方法的选择。要说明与矿化带、含矿层、矿体有关的岩石、围岩蚀变、含矿构造带及其它地质现象的观察内容和图示方法。
6.3 槽井探工作
说明各类槽井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规格、工作量、施工顺序、质量要求。
6.4钻探工作
重点说明钻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工作量,施工顺序及质量要求。
6.5 坑探工程
说明坑探工程的施工目的及技术质量要求。
6.6 物、化探工作
说明物、化探工作的地质任务及工作地区、工作方法的选择依据。分别叙述所采用的各种物、化探工作的具体任务、工作范围、面积、采样密度及施工顺序。
物化探工作量较大时,应编制专业设计,技术要求按有关规范执行。
6.7 取样化验工作
应详细说明采样的种类、方法、规格、数量、采样点的布置原则、样品缩分系数(K值)的确定、样品加工程序及样品分析、鉴定、测试项目、检查分析的数量等要求以及实验测试单位的资质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矿石选(冶)性能试验与评价,说明勘查中对矿石可选性资料获取方法。对于组分复杂,矿物颗粒较细,在国内尚无工业利用成熟经验的矿产,应进行可选(冶)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
6.8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说明在勘查工作中应进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及其要求。
6.9 矿床可行性评价
在勘查评价过程中应做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
6.10 编录、室内整理工作
说明野外工作阶段及室内整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执行DZ/T0078─93和DZ/T0079─93),说明资源/储量估算拟采用的方法。
6.11 专题研究建议
结合勘查中需要解决的找矿关键问题,提出相应的专题研究建议。
第7章 经费预算
按照“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编制要求(附件11)”编写,包括编制说明和预算表。
第8章 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
8.1 组织管理
8.2 项目人员组成及分工
8.3 质量保障措施
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含技术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所采用的技术培训措施等;
8.4 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第9章 预期成果
1 新增资源/储量
2 新发现矿产地和提交可供详查基地
3 提交成果时间
附件
1.交通位置图(可附插图)
2.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图
3.1:20万-1:5万区域地质图
4.1:5万-1:5千物化探异常图
5.1:1万-1:2千矿区地形地质图(附工程部署图)
6.主要勘探线剖面图
7.资源/储量估算图
附件2
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地球化学勘查专项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1章 前言
1.1 目的任务
简述项目来源、任务、工作范围、工作起止时间及有关要求。
1.2 工作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景观条件
简述工作区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坐标范围、自然地理、气候、交通等(附工作区交通位置图)。
第2章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及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
2.1 地质特征
简述大地构造位置、区域地质特征、岩浆岩、构造、矿产。简述待查矿产的矿床、矿体特征(埋深、大小、产状、方位等)和控矿因素。
2.2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简述工作区以往区域地质调查、矿产普查、物探、化探、遥感调查等工作程度,并对其主要成果和存在问题予以评述。
2.3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及工作方法选择
简述工作区区域地球物理、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等,并重点阐述区域化探扫面的异常特征及异常检查结果等。选择工作方法的依据及有效性。
第3章 野外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3.1 野外工作方法及质量要求
包括野外工作布置(附野外采样点位布置图),采样介质、深度、粒级、样品重量及样品加工等方法技术和质量要求。
3.2实物工作量
为完成目标任务设计实物工作量(附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3.3 野外质量检查
质量检查方法、检查工作量、误差要求及质量问题处理办法等
3.4 样品管理及送样分析
3.5样品制备
室内样品加工、制备等。
3.6分析指标及分析方法
包括拟分析的指标及选择依据、分析方法等;
3.7分析质量要求
包括检出限、报出率、精密度等,以及分析质量检查及质量监控方案。
第4章 异常的评价和查证
4.1 异常查证方法及查证程度问题
包括异常筛选、评价方法的选择,异常查证的目的、查证方法及查证程度和最终成果等。
4.2 异常检查结果
提交的异常查证图件、结果及简报等
第5章 综合研究及报告编写
5.1 数据处理方法
数据处理依据、方法及处理误差等
5.2 图件编制方法
编图方法及提交的原始和成果图件等。
5.3 报告编写
含报告编写要求、报告内容格式(参见相应规范)及预计提交成果。
第6章 组织机构及质量保障措施
6.1 组织管理
项目组织管理体系。
6.2 人员组成
列表说明项目组成员姓名、年龄、技术职务、从事专业、工作单位及在项目中分工和每年参加项目工作时间等。
6.3 质量保障措施
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技术质量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所采用的技术培训措施等。
第7章 经费预算
按照“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编写要求(附件11)”预算,包括编制说明和预算表。
第8章 预期提交成果
包括提交的阶段性和最终成果内容、类型(报告、图件、数据等)及提交时间和新发现矿产地等。
附图:
1、交通位置图(可插图)
2、化探工作程度图
3、地质矿产图(含化探异常点、带)(1:50000-1:5000)
4、工作部署图(1:10000-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