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自然资源部副部长赵龙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将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
此前,各地常有各类规划发布,积极作用不小,但也存在规划类型过多、内容重叠冲突,审批流程复杂、周期过长,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重复建设,造成巨大资源浪费。
为此,今年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赵龙表示,国土空间规划明确把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相融合,同时形成一个平台,即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形成全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同时,国土空间规划将把国家安全战略、区域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等国家战略,通过约束性指标和管控边界逐级落实到最终的详细规划等实施性规划上,保障国家重大战略落实落地。
如何避免“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甚至“政府一换届,规划就换届”的现象?赵龙表示,首先要做到科学编制,严格实施监督。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要提高规划编制科学性。
同时,要强化规划实施监管权威性。规划一经批复,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坚决防止出现换一届党委、政府改一次规划的现象。同时,规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对规划的调整和修改要有严格的限制。
如何提高规划的审批效率?赵龙表示,将减少报国务院审批总体规划的城市数量,体现地方对规划的自主权,落实国家的控制性指标和管控边界。同时,改变审查的内容,重点审查发展目标、约束性指标、管控边界、相邻关系,初步设想把报国务院审批总体规划的审查时间控制在90天之内。
据悉,我国对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已经设立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到2020年基本完成市县以上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初步形成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到2025年要健全国土空间规划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全面实施国土空间的监测预警和绩效考核机制,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到2035年,要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记者 黄晓芳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