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把美丽陕西建设摆在全省自然资源工作突出位置

发布时间:2023-11-09点击量:

 索 引 号  zrzy/2023-00139
 公开范围  公开
 公开日期  2023-11-0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全党全社会在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四个重大转变”“五个重大关系”“六大战略部署”等重要论述,鲜明提出了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的重要要求。自然资源部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责部门,必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上来,以最坚定的决心、最严格的制度、最有力的举措,当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要把贯彻大会精神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均对陕西生态环境保护寄予深厚期望,为建设美丽陕西提供了根本遵循,为陕西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面对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谆谆教诲,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汲取秦岭违建事件教训,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要清楚认识陕西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局的特殊地位。秦岭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汉江及其支流丹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汇集区和供给地。毛乌素沙地和白于山区荒漠化治理是“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重要板块。这些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生态功能的重要生态系统,决定了陕西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局的特殊地位,也是我们必须时时放在心中的重点关切。

要时刻牢记党中央赋予自然资源系统的重要职责。自然资源部门肩负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无一不与生态保护息息相关。通过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持续推动机构职能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变革,既要有强大的政治勇气,也要有足够的政治智慧,还要有过硬的政治定力,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唯有念兹在兹、久久为功,聚沙成塔、积水成渊。

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把美丽陕西建设摆在全省自然资源工作的突出位置,结合发展实际,细化目标路径,抓好工作落实。

——心怀国之大者,坚决守好耕地保护红线。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作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一员,耕地既是“饭碗田”,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田”,必须守好耕地红线,全力保障粮食、生态两个安全。一要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坚持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全面建立五级田长责任制,推进“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格化监管,实现全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盯得紧、管得住。二要优化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空间布局。推动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布局“由北向南”向关中集聚,建设“关中粮仓”推动果业、林业“由山下向山上”转移,使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更加符合自然地理格局和农业生产规律。三要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合理确定全省不同区域补充耕地路径、范围、规模和时序,进一步规范项目实施全流程管理,全面规范交易行为及资金管理,稳定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四要加大土地执法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起来”的态势,对发生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问题及时进行查处,持续保持耕地保护高压态势。

——重塑山水底色,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要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一要健全秦岭生态保护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发挥秦巴山区自然资源遥感监测平台作用,全面整治违法占地、违规经营、越界开采、以采代建等“五乱”问题,推动建设秦岭国家公园,守护千秋万代青山绿水。二要守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基准线。发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作用,配合建立采煤矿区地下水位监测系统,防止超采地下水,科学合理划定煤炭井田开发距离,留足江河生态缓冲带。三要强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加强陕南硫铁矿污染综合治理,强化汉丹江湿地整体性保护与系统性修复。四要着力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做好全省荒漠化、沙化底数调查,保持与林业工作数、位、图一致,推进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与“三北”工程六期规划的衔接落地,打造我国北方绿色长城。五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围绕国家级陕西秦岭北麓主体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快实施秦岭区域、黄河流域等19个省级山水工程和125个历史遗留矿山修复项目,实现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坚持治本之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一要以更高起点构建规划体系。配合自然资源部编制《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组织编制《汉丹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等专项规划。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格局。二要支持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统筹空间规划布局、用地审批供应、不动产权登记等调控政策,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推动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升级,支持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三要加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管住总量,控制增量,盘活存量,严格配置新增计划指标,明确土地利用优先次序,引导项目优先利用存量土地,严格执行用地标准,推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用存量换增量、地下换地上、资金技术换空间,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四要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从严管控矿权登记和现有矿山规模,推动矿山数量“只减不增”、位置“由散到聚”、工艺“推陈出新”。

——深化体制改革,履行统一行使职责。围绕全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自觉履行好两个统一行使职责。一要筑牢国土调查监测基础。扎实开展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和季度遥感监测,强化对“三区三线”以及秦岭、黄河流域、汉丹江等重点部位专项监测,确保生态环境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规范”。二要有序开展资源确权登记。有序开展重要自然生态空间确权登记,明晰产权,让生态保护告别“公地效应”,奠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自然资源资产清查、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等工作基础。三要加强资产权益管理。扎实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有序推进资源资产清查统计、分等定级、价值核算、价格评估,不断完善全省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四要严格空间用途管制。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严格对照产业准入清单,加强规划审批等行政许可,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不断完善全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确保自然生态空间面积不减少、生态功能不降低,逐步提高生态服务保障能力。

生态治理,千年大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新征程上,自然资源系统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忠诚践行初心使命,坚定生态保护的决心,保持生态保护的定力,用心用情用功书写新时代答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陕西。

  
返回顶部